

带着期盼,携着书香,
我们在国庆中秋双节共庆之际,
踏上了寻访梁溪本土文脉与人文历史的旅程。
由梁溪区政协和梁溪区图书馆共同组织,
以《梁溪历史文化丛书》为指引,
我们在两天的研学中分别串联起梁溪四大文化地标与惠山古镇周边的文化脉络,
在“读”与“行”的交织中,
完成了沉浸式的城市文化探寻。





10月5日,我们旅程的起点是东林书院,也是此次研学的“文化根脉”所在。我们在这里追溯书院文化的根脉,感受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手持《东林书院讲学生活》,聆听历史的讲解,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院精神,从书中文字变成了亲身感知。




沿着《梁溪街巷掌故》中的记载,我们走进小娄巷。走在蜿蜒向前的青石板路,我们触摸着斑驳的墙面,聆听那些藏在街巷里的历史故事,文人雅集、家族变迁……我们不仅看到了过去的繁华,也感受到传统的多元魅力。




在钟楼钟书房,大家一起走上幽静的木楼梯,共同探寻梁溪文化的原点。看,木质书架上的书籍与灰瓦白墙相映成趣;听,安静的桌椅与窗外的鸟鸣和谐呼应。在这里翻开书本,让书中的百年钟楼与眼前的建筑重叠,伴着室内淡淡的墨香,感受书香梁溪的温润氛围。


踏入阿炳故居,我们闭目聆听琴弦里的悲与韧。《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旋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阿炳音乐中蕴含的苦难与希望,也读懂了无锡民间艺术背后的生命力。




在阿炳故居里,孩子们还参与了写生打稿、写福字写对联和线装书制作,在一笔一划、一针一线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细腻。










10月6日,我们踏上了惠山古镇,跟着《梁溪商业与市井生活》的书香足迹,在行走间打捞历史记忆。




聚焦古镇的人文印迹与技艺传承,我们走访了范文正公祠、钱武肃王祠和倪云林祠,在古老的建筑中,我们驻足、思考,触摸着先贤的风骨,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品德。
惠山泥人博物馆里,我们感受指尖非遗的历史温度,亲手触碰着民间工匠的巧思。在老师指导下,大家亲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泥塑作品,让这份憨态可掬的江南祝福传递在每个人心中。

今天的研学中,小朋友们还参与了其他丰富多彩的互动:宋锦珍珠扇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用宋锦来织就东方韵味,以珍珠流光绘出古扇风华;在写生活动里,小画家们纷纷用画笔定格古老建筑与传统艺术的交融之美。





两天的研学活动,让我们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维度沉浸于梁溪文化之中。通过对《梁溪历史文化丛书》的探寻,我们也把纸间文字与实地体验相结合,全方位触摸了梁溪本地文脉。未来,梁图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无锡本地的文化宝藏,敬请期待吧!





【完】
拟稿:静海
审核:小月、芙蕖、葡萄
发布:十二

扫码关注梁图
微信号|wxlxqt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