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刺绣,简称“锡绣”。吴地无锡丝织品早在春秋时期就称誉中原,季札出使中原,赠给郑国子产的礼品便是丝织缟带。汉代刘向《说苑》载,吴王阖閭时官宦已穿绣衣。至明代,无锡有绣娘俞氏,《无锡金匮县志》:“堆纱刺绣,前明尤仲骥妻俞氏所造。早寡保孤,业此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今邑中或仿其法。”
作为“女红”,千百年来均为实用品刺绣,以折枝花果、吉祥图案为主要题材,有戳纱绣(回文彩锦绣)、挑花绣、堆纱绣、列针绣等剌绣针法。剌绣家丁佩于清道光元年刊行我国第一部剌绣专著《绣谱》,书中写道:“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风光成彩。”回家后立即用“退红绒参以牙色,绣成遥山一桁”,只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顿觉耳目一新”,不禁自叹“此画家所未到也”。由此诞生“观赏绣”:一种格调高雅,充满艺术意趣的“闺阁中之翰墨”,世称“闺阁绣”。锡山绣工会将“闺阁绣”推向社会和商品市场,使锡绣名闻天下。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李佩黻、李韵和妯娌创办“锡山绣工传习会”,于北门泰定桥王敬修堂宅内和南门三下塘华氏延绿阁开设两处传习所,至翌年共有102位少女入会学习剌绣。其中有慕名而来的日本女士金原村子、美国女士孙宗彭。李氏妯娌的丈夫华文川、华文汇兄弟,均善书画,主张以画入绣,“通画理而剌绣之技乃工”,据此自编讲义《剌绣篇》和《修身篇》,创 “填色稀铺法”、“轮廓切马鬃法”,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面积烘染和远景在绣品上再现。
1908年,清农工商部以“精制绣品、新法改良”,授予李佩黻特设一等奖牌。其时,无锡竞志、振秀、鹅湖等多所女校也开设剌绣科。1908年以后,锡绣作品先后获天津实业劝工场银牌奖、比利时布鲁塞尔万国博览会一等金牌奖,意大利都阆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10年,清农工商部在南京举行“第一次南洋劝业会”,“锡山绣工会” 20人获团体金牌奖、荡口华璂获个人金牌奖,还获78个银牌奖,奖牌数居全国之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无锡全邑得奖五十种,得奖之多几与省会相抗衡”。锡绣全盛期由此形成,“锡绣盛称于世,不惟国人知之,薄海内外靡不知之”。
锡绣代表人物华璂出身于荡口华氏世家,有深厚的书画家学渊源,她的风景绣以西洋绘画为稿本,大胆突破传统针法,运用独特的列针法、琐和针法,绣线用多色绞合,不拘泥于密针细线,通过数百种色线呈现明暗层次和天地万物中的自然光彩。她的针法是为苏绣“乱针绣”之先导。她编著的《剌绣术》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年间共发行4版,其艺术理论与李佩黻“绣工会”所编讲义《剌绣篇》一脉相承,强调“新绣法通于画理”,而又有发展,提出“其要在合光线”,准确把握透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锡绣自觉地获得了创新发展。
1959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锡绣研究组系统整理了锡绣的百余种传统针法,并于1981年在张炜农副所长和老艺人华慧贞的带领指导下,由刺绣艺人赵红育、陆金仙,画师金家翔,微雕艺人张磊等组成创新研究小组,在继承锡绣传统基础上,探索和研究新品的过程中,创新了“双面精微绣”这一刺绣艺术新品种。
2008年6月无锡精微绣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为了更好地带徒传承和弘扬锡绣,2013年赵红育成立了“赵红育大师刺绣工作室”,从事锡绣的创新、创作及带徒传承、传播工作。经常到学校进行精微绣的推广和传播,并在梁溪区非遗基地(中山路红豆万花城)开设了“红缘阁锡绣手作坊,面对无锡市民开展公益讲座和体验活动,传授、传播锡绣非遗。
无锡精微绣代表性传承人名册
—END—
文化梁溪
传播优秀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