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昏
省级项目介绍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成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
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从1905年开始,艺人们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因大多数节目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致官差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意思是演员自己发昏说的胡话。表演形式定型为一人自敲小锣说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小热昏主要分布在江苏苏南的无锡和常州地区,浙江的杭州地区以及上海等地。十九世纪,无锡江阴周东庄人十八岁的周福林到上海拜陈国安为师学习小热昏说唱,取艺名小福林。1924年周福林把小热昏艺术传入无锡。他在无锡地区收了大量徒弟,分布范围遍及江阴、宜兴、常州等地。小热昏说唱艺术一时成为这一地区大街小巷、村镇山乡的通俗娱乐方式,广受民众欢迎和喜爱。
小热昏有说唱和卖糖两部分组成。小热昏的唱腔有基本调和民歌小调曲牌两类。基本调是一种说唱性很强的唱腔,旋律明快活泼,音律欢快跳动,节奏流畅自由。它的音乐结构由上下乐句组成,其板腔变化的手法与无锡平曲相似。调式以宫调式、徵调式为主,也有商调式、角调式和交替调式。
基本调的名称常以使用的伴奏乐器名称来命名,如用小锣的《小锣赋》,用三跳板的《三跳赋》,《快板调》等等。其它还有《新闻调》、《叫货调》、《药性赋》等。小热昏为了丰富其曲种的唱腔,大量吸收南腔北调和各地民歌小调、民间曲牌,并将其为我所用,变化成自己常用的演唱曲调,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曲艺的唱腔也被吸收运用到自己的演唱中去,极大地丰富了这一艺术的表现力。
小热昏的说唱内容丰富多彩,有社会新闻、历史故事、家庭轶事、幽默笑话等,方式多变,灵活生动,贴近生活,贴近民众。
小热昏的演唱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一般都在闹市街头演唱。而且演出时间也没有限制,东边唱了一二小时,见群众不散,继续唱下去;如果人群稀少,就换到西边再开始演唱。演出地点多在船埠、车站、菜场附近,以及农村中庙会、集市之中。演唱前选择一块空地,用白粉洒划一个表演圈,打竹板、敲锣鼓,吸引听众,等人群聚集,便开始演唱。
现年88岁高龄的周福林之女周仁娣,艺名小仁娣,市级非遗传承人,深得父亲真传,是小热昏第四代传人,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她7岁跟随父亲周福林说唱小热昏,卖梨膏糖,从小就学得许多小热昏的绝活,演唱的曲目多达近百支,她以说唱生动,灵活多变而响誉业界。与妻子同龄的尤茂盛,艺名筱小林,是小热昏第四代传人,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他14岁拜小福林为师,熟练地掌握了小热昏的许多绝活,如“飛锣”等。成年后他和小仁娣结为夫妻档,夫妻俩70多年的从艺生涯练就了小热昏各种滑稽唱腔的过硬本领,他们不但传承了父辈的技艺,并推陈出新,创作了许多结合现实社会有教育意义的节目,并有多项曲目被收入《中国曲藝音乐集成》。
另一市级传承人徐月芬,师从母亲徐凤英(80年代初曾是无锡市太湖区梨膏糖艺人说唱小组成员),祖辈以唱小热昏为生,传至徐月芬为小热昏的第四代传人,她用地道的无锡、上海方言演唱,结合生活,贴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一般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板”、“东乡调”以及“五更”、“四季”、“十叹”等流行小调。其表演形式深受广大无锡人民的喜爱。
徐月芬经常走进社区,贴合大众,结合时事,不断传播小热昏文化,并且常在阿福茶馆,学校、社区、敬老院、监狱等地表演小热昏,展示小热昏的艺术魅力。
2016年1月小热昏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名册
—END—
文化梁溪
传播优秀文化
弘扬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