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非遗
非遗 | 市级项目介绍:九连环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2673


九连环


中国古代发明了很多闻名世界的智力游戏,如九宫图、九连环、七巧板等,其中九连环为最奥妙玩具之一。从西汉至今的二千多年来,九连环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上至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喜爱。





阮根全是九连环艺人阮刘琪的三儿子。6岁起随父亲学习制作九连环,长大后自己在江苏各地做卖九连环,直到1958年他在无锡塑料一厂有了正式的工作。退休后,阮根全仍热衷于九连环,他将九连环的制作技艺传授给他的子女和孙子女们。阮根全幼年时候,父亲阮刘琪每天在学校门口摆个小地摊,卖些米花糖和咸橄榄等小零食,以此维持全家生计。一天,阮刘琪在中学门口摆摊时,看到前来买糖的女学生手中拿着一件铁丝制成的小玩具。女学生介绍,这件玩具叫九连环,是她的父亲从香港带回来的,能开发智力,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玩。简简单单一根铁丝竟能制作出如此精巧复杂、趣味十足的智力玩具,阮刘琪第一次看到九连环就被吸引住了,而那句同学们都很喜欢玩更激发了他钻研制作九连环的热情。阮刘琪虽然只念过一年书,但爱好思考、动手能力强,他先请学生画了一张九连环的图谱,依样制作出了第一个九连环,接着又通过不断的钻研,设计出了24种形式各样、难易不同的九连环。阮刘琪把精心制作的九连环放在一个写有“九连环是我国古人古时启发智慧的玩具”的木箱里,摆摊出售。他的摊点也从原先的中小学门口逐渐转移到苏州的人民商场、虎丘、狮子林等成人人流量多的地方,据说生意还挺不错。阮根全子承父业, 阮根全的女儿阮伟琴、阮伟英、儿子阮伟刚、阮伟民、女婿黄海伦、陈月明都在做九连环,他们是阮氏九连环的第四代传人。






九连环以金属丝制成圆环和各式框架,相互套连或套在条形薄金属片上,贯以长条框柄,可分可合,九连环不一定有9个环,种类很多,最传统的是‘栅栏式’,由9个圆环及框架组成。每一个圆环上都连有一个直杆,各直杆在后一个圆环内穿过,9个直杆的另一端用板或圆环相对固定住。将圆环套装在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玩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反复操作,可使9个圆环分别解开,或合二为一。九连环流行极广,形式多样,规格不一。其制作,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环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联贯子铜圈上,或经过穿套全部解下。其解法多样,可分可合,变化多端。得法者需经过81次上下才能将相连的九个环套入一柱,再用次才能将九个环全部解下。此外,也可套成花篮绣球、宫灯等状。





下面是解下九连环前五个环的具体步骤:

步骤: 1 2 3 4、5 6 7、8 9 10

移动:下一 下三 上一 下一二 下五 上一二 下一 上三

步骤: 11 12、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移动: 上一 下一二 下四 上一二 下一 下三 上一 下一二

另一种拆法:是把框架和九个圆环分开,如左手持框架柄,右手握环,从右到左编号为1-9将环套入框架为“上”,取出为“下”。

拆法:下1下3、上1下1、2下5,上1、2下1上3,上1下1、2下4,上1、2下1上3,上1下1、2下7,上1、2下1上3,上1下1、2上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上5,上1、2下1上3,上1下1、2下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下6,上1、2下1上3,上1下1、2上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下5,上1、2下1上3,上1下1、2下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下9为拆下第一环,按上法可拆下87654321环,关键是勤动脑,开发智力。

装法:为右手持框柄,左手拿圆环上1、2下1上3,上1下1、2上4,上1、2下1下3,上1下1、2上5按以上方法可以全部装上。 



2010年8月九连环入选无锡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