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非遗
非遗 | 市级项目介绍:古琴艺术
发布时间:2020/05/23   点击:2954



古琴艺术


市级项目介绍









古琴,也叫七弦琴,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或神农时期,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可考历史。古琴长120厘米左右,宽20厘米左右,由两块木板合成共鸣箱,外部有漆胎,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技巧多变、指法丰富,散、泛、按三种音色在音乐中交替运用,尤其以灵动的滑音有别于其它弹拨乐。古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音乐的宝库,代表了中国音乐的最高成就。她保存有三千多首的古谱和千年以上的乐器,博大的题材、精湛的技艺、高雅的审美和深刻的思想是古琴成为国乐之魂的根基。





古琴是“文人音乐”的代表,是中国音乐的集大成者,她深沉和雅、中正清明、气韵生动,通过有与无、虚与实、动与静的对比,代表了典型的东方艺术之美,体现了中国音乐的至高境界。古代文士多以古琴作为“道”的象征“左琴右书”,将古琴作为观照历史人文、反映现实世界、阐发哲学思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乐器

古琴文化还给人怡情养性的滋养、抒志忘忧的慰籍,蕴含着关爱自然、天人和谐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她所形成的独特文化记忆,对中国文化,包括文学、音乐乃至美学、哲学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琴艺术在无锡有着1600年以上可考的历史。古琴艺术史上最早的画作《斫琴图》就是“画圣”——东晋无锡人顾恺之所绘。此图从侧面反映出当年无锡古琴真实状况和历史价值。古琴艺术在唐代形成吴声、蜀声两大流派,吴声到宋代成为浙派,明清时期又先后产生虞山派、广陵派等多种流派,其中以虞山派影响最大。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古代文人如倪云林、高攀龙等都善抚琴。无锡古琴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典型地代表了古琴从唐代“吴声”、宋代浙派到明清虞山派一直到民国以来,在一个城市从未中断的传承和发展。

特别是从民国“天韵社”传至今天的无锡古琴研究会,即从吴畹卿、赵鸿雪、蒋汉槎、沈养卿、阚献之、杨荫浏等,到其弟子辈无锡古琴研究会早期创始人赵宽、祝世匡、沈达中、沈云谷等人,到再传弟子辈即现在的无锡古琴研究会吴炯等人再到其后众弟子,人才辈出,成果卓著,目前本地明确的传承谱系已有五代,历时一百多年,可谓传承有序。

2013年,正是由于无锡古琴研究会前后30年的抢救保护传承和申报,无锡的古琴艺术于2013年成为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

民国无锡古琴有传世名琴、有珍贵传谱、有杰出传人。中国音乐学泰斗杨荫浏著有多种古琴专著,并用英文向西方介绍古琴,曾主持全国古琴抢救和研究,古琴弟子有祝世匡。蒋汉槎创作《陋室铭》琴歌,传于祝世匡,再传至吴炯,是无锡古琴遗产的佳作。赵鸿雪的藏琴“龙吟虎啸”“钧天雅奏”闻名全国,其弟子阚献之演奏的古琴曲《潇湘水云》《阳关三叠》《平沙落雁》1959年曾在无锡电台播放。1936年,无锡古琴家还与各地琴人在苏州共同成立了著名的“今虞琴社”,如许有成等人,其中吴士龙后来迁至无锡,其子吴啸雄是无锡古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1984年祝世匡、沈达中、吴啸雄、庄仁荣等11人筹建无锡市古琴研究会,重启中断多年的本地古琴传承祝世匡主要弟子有吴炯、顾志明等,他们还先后师承国家级传承人刘善教与吴文光。吴炯从1996年起主持恢复无锡古琴活动,开展宣传与交流,并抢救性地保存了民国以来的唯一一份无锡古琴人物名单和珍贵资料。2006年他创办了无锡古琴研究会,加大本地古琴史的发掘研究、传授弟子、扩大宣传。在多年发掘和前人的传承、口述基础上,首次整理出了无锡古琴一千多年的艺术史,并自2005年起陆续向社会公布。其中有顾恺之与《斫琴图》等早期史料,有吴炯首次发现的如明代宋仕校正《琴谱正传》对浙派古琴的传承及七首琴曲的创作、明代沈汝愚校定《松弦馆琴谱》对虞山派古琴的贡献、清代沈凤来、杨廷果、邹安鬯、计泽绎等一大批琴家在演奏、创作、理论上的成果,以及吴炯抢救性保存的唯一一份民国以来无锡古琴史料,和唯一保存的民国琴家创作琴曲《陋室铭》,无锡民国的古琴传承史因此幸免湮灭。为此,无锡电视台《发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天籁古琴》《吴声天韵》介绍无锡古琴传统。


正因为无锡有着本地的古琴艺术传统和明确的传承谱系、丰硕的成果,符合相关法规,古琴艺术终于在2013年成功申报为无锡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是无锡古琴研究会

无锡的古琴非遗保护和传承硕果累累,自无锡古琴研究会2005年筹备至2018年的13年间,共举办双周公益雅集达300多场,十多年不间断的“天韵听琴”双周雅集已成为本地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景观。无锡古琴研究会还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和机关举办讲座演出,十年来共举办古琴文化讲座如《古琴文化大讲堂》等共40多场,举办大小音乐会如《吴声国风古琴名家汇演》《大雅德音中国古琴名家专场音乐会》《丙申正始元音古琴音乐会》《丝桐弦歌古琴吟唱音乐会》等共23场,参演国内音乐会15场。2016年5月8日,无锡古琴研究会吴炯、顾志明参演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虞山吴派古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音乐会,是无锡古琴家首次在人民大会堂演出

无锡古琴研究会还参与国内古琴学术研讨会,如2016年南京艺术学院“多维视角下的琴学研究学术研讨会”、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纪念吴景略先生诞辰110周年”吴景略的艺术贡献分享会等。举办了琴史琴会人物如杨荫浏、赵鸿雪、蒋汉槎、祝世匡、吴士龙、吴啸雄等人纪念会及研讨会6场,举办与外地及港、台交流活动14场。无锡古琴非遗传承人吴炯、王烈对古曲《会同引》、《神化引》等曲打谱收入《松弦馆琴谱钩沉》出版,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刊物。吴炯还将民国无锡古琴的珍贵遗产蒋汉槎创作的琴曲《陋室铭》重现于舞台。

吴炯撰写的大量专文和相关报道先后刊载于《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新周刊》《发现无锡》《吴文化研究》等书刊杂志,2010年第6期《今日中国》“古琴文化遗产专辑”刊载了吴炯和他传承的无锡古琴艺术的专访。古琴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先生为无锡古琴研究会题字“梁溪正声”

江南琴社是无锡另一家传承古琴艺术的非遗社团,是无锡古琴家、古琴爱好者依据琴人结社传统组建、依法登记的古琴团体,注册成立于 2011年4月,是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保护单位和无锡市(四星级)特色文化团队,也是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成员单位。目前汇集了无锡等江南各地广陵、吴门、梅庵、金陵、浙派、川派等风格或流派的琴人40多名.步古琴流派传承的正道,秉承“汇聚各派,以琴会友”的今虞精神.琴社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琴学研究和本地琴史溯源考证,举办古琴音乐会,每月举行雅集,开展古琴公益讲座,还初步打造出了一个无锡城市文化活动品牌——东林雅集。琴社同仁与江浙沪古琴家联系密切、活动频繁,有效推动了本地古琴艺术的研究、交流、传承和发展。2013年琴社同仁合集灌制出版发行了无锡第一张古琴唱片《梁溪清音》,2017年琴社完成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项目——民国无锡琴人档案研究计划,并于2018年初正式出版了无锡第一本琴学文集《清机小录》。目前琴社在东林书院、中南活动中心、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惠山二泉及梅园古梅奇石圃等处设有基地、工作室或古琴活动中心,并有夹山居等固定雅集场所。




2013年1月古琴艺术入选无锡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